首页   |   中文版   |   English
西少林寺
手机:15838128858  17388220863
联系人:释延祥
微信:15838128858
QQ客服:1191902798
地址:重庆市大足区高坪镇高峰寺
网址:www.xishaolinsi.com
知识
浅谈易经与养生
发布时间:2018/5/28   来源:西少林寺  阅读:2682
【摘要】人生有缘,有缘与诸位学者、朋友、企业家共同探讨易经对养生与衰老,药食与保健,疾病与康复,性与幸福,延年与驻颜,以已管窥之见,与大家作以心灵的沟通,庶可抛砖引玉见证识源,以防微疴成膏盲之变,滞固绝振起之望,则可以比�古贤,代无夭横矣。正如大医学家王冰指出的“至道”之宗,奉生之始矣! 
【关键词】易经 中医药学 养生 讲稿 
中图分类号:R212 文献标识码:A 文章编号:1005-0515(2010)03-113-03 
 
1 中医药学与易经 
易经是中国文化的瑰宝,博大精深的易理、对全世界的哲学、自然科学、人类学、社会宗教学、史学、军事科学、中医药学、养生学、商贸经济学、计算机应用等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,其放置四海而皆准的夺目光彩,象地球磁场般吸引着无数学者的神往。今天与大家共同认识的易经,是以阳主气、为男,阴主血、为女的阴阳平衡观来引导现代人适四时、春、夏、秋、冬而更适阴阳,调气血而养生保健。引导全人类向健康与长寿、和谐与幸福、友爱与和平的人类家园新世纪迈进。恩格斯说:“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,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。”中国文化始于“易”。易经是中国传统文化极其珍贵的理论思维。对中华民族的繁延昌盛起着承前启后的巨大影响。所以班固提出了“易道深矣,人更三圣,世历三古”。孔子曰:“为易与天地准,神无方而易无穷”。四库全书曰:“易道广大无所不包,旁及天文、地理、乐律、兵法、韵学、算术、以逮方外之炉火,皆可援易为说。”易经是从殷商至西周末年的一部自然科学典籍。为伏曦、文王、周公、孔子四圣合著。即:伏曦画卦,文王作卦辞,周公著爻辞,孔子撰易经,儒、道、墨、诸子百家使易成为中国文化的精华。而中医药学的“内经阴阳学说,藏象学说,气化学说,生理解剖名称,婚嫁不育,心理治疗等均源于易,而发展成医药养生理论体系。”易经在十七世纪时即以拉丁文为译本传入国外,被译成法文、英文、日文、德文、朝鲜文、荷兰文等广泛传于世界。据称美国就有7种版本,年销量十余万部。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说:“他的正、反、合辨证三律,导迪于中国易经的阴阳消长理论”。 
2 周易与药食的关系 
生命科学极为重要的一环是食入和浊出的循环。人体是一个开发系统。除呼吸的吐故纳新之外,饮食也是极为重要的交换媒介。自古以来中医学就将药食同源,药食互补、药食互用的科学理论用来养生、保健、预防疾病和治疗疾病。而《周易》蕴含的药食原理推进了中医药学的发展。 
2.1 易象与药食[1] 
象,即:形象,征象。周易本身为一部大象,而六十四卦,每卦分别为一个小象,皆形象地反应着各种事物。如乾卦象天,坤卦象地,艮卦象山,离卦象日,坎卦象月等。所以中医药学就有了“象形药食”及“象义药食”。所谓象形药食,即采用外形象人体脏器的药食治病,如核桃酷似人脑沟回,故以补脑。沙苑子象人肾,故以补肾。猪腰补肾,猪膀胱治遗尿等。象义药食如《易•说卦》曰:“离为火……为鳖、为蟹、为蚌、为龟,皆取离卦之外刚内柔。“艮为山……为果蒜,取其桃、李、瓜果皆出自山川之义。又如:生在水中的药食物性寒以清火,长在山石中的矿物性热而祛寒,蝉擅鸣而开音,等。 
2.2 易卦与药食 
易卦中、乾金卦(金),离火卦(火),巽风、震雷卦(木),坎水,兑泽卦(水),坤土,艮山卦(土)的理论,推动了内经的五行归五脏,五脏化五味学说。将动物、植物、矿物同归五行五味,成为药食学的重要物质基础。如《易•说卦》,“乾为天……为玉,为金,为老马,为木果。离为火,为日……为鳖,为龟,为蟹,为蚌。艮为山……为小石,为果蒜”。所以《素问、阴阳应象大论》曰:“东方生风,风生木,木生酸,酸生肝,肝生筋……南方生热,热生火,火生苦,苦生心……北方生寒,寒生水,水生咸,咸生肾,肾生骨髓……”。人类和动植物、矿物五行相通理论,丰富了中医药食的内容,推动了中医药食学的发展。所以《素问•脏气法时论》说:“毒药以攻邪,五谷为养,五果为助,五畜为益,五菜为充,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。明确肯定了药、谷、果、畜、菜配合以治病养身的重要意义。 
2.3 《周易》损益理论与药食达生。 
人的生命周期从生到死,五脏六腑都在不停的运动和耗损。损则益,即补充之意。如《正统道藏•神仙论•彭祖摄生养性论》,曰:“人生一世久远之期,寿不过三万日,不能一日无损伤,不能一日无修补。”而人到了一定的年龄,排出废物的能力减弱,身体多余物质愈积愈多,如不必要的水分,痰饮,脂质……,就必须疏通排出,即:“损”。所以《易损卦》彖曰:“损益盈虚,与时偕行”。“损刚益柔”。《易•序卦》曰:“损而不已必益”。“益而不已必决”,《易•杂卦》曰:“损益,盛衰之始也。”而中医学则确立了许多损有余,补不足的治则。《素问•三部九候论》曰:“实则泻之,虚则补之”。《素问生气通天论》曰:“味过于酸,肝气以津,脾气乃绝;味过于咸,大骨气劳,短肌心气抑;味过于甘,心气喘满,色黑,肾气不衡;味过于苦,脾气不濡,胃气乃厚;味过于辛,筋脉沮弛,精神乃央”。《素问•至真要大论》曰:“久而增气,物化之常也,气增而久,夭之电也。”故此:饮食养生,宜味淡,味薄,忌厚味,忌偏食、多食。孔子在论语中提出“食无求饱”。《神仙传》记载彭祖“食戒过多,食过则症块成疾,饮过则痰癖结聚”。嵇康《养生论》提出:“祛厚味”。数百岁而成仙的浮山道士在《轩辕集》强调“薄滋味”。朱丹溪《茹淡论》指出:“因纵口味,五味味过,疾病蜂起”。上述饮食养生之理论皆强调了“节食之损,淡味之益”而成地仙之术。 
2.4 《周易》“盈虚消息”与药食生物钟。 
《周易》强调盈虚消息。即指一年和一昼夜阴阳存在着盛衰变化。因此种药、采药及服药时间皆须顺应阴阳的消长的规律。《素问至真要大论》提出:“司岁备物”即采备药物应根据主岁之气的属性进行,如:“火运主岁之年则采集和栽培的温热药,药性最强,例:丁香、肉桂、炮附子、干姜等。水运值年则采集和栽培阴性药物,药性最强,如:生地、元参、黄柏、黄连等”。而非节令的蔬菜、水果、外形虽好,其味不正。所以,孔子在论语中提出:“不时,不食也”。例如:现在冬季大棚西红柿又红又大,味道怎么样呢?我接触了不少的菜农正在抹催熟剂(植物生长素),她们的手指头都被侵蚀的干裂出血,痛的要命,我问她们:“这样的西红柿能不能吃?”她们讲:“我们大人、小孩都不吃,吃也是自然长熟的”。还有现在的桃子、西瓜等都归类到“不时不食”之中。而服药的时间“盈虚消息”“子午升降”为准则,药效会倍增,如一昼夜中,子时到卯时或一年中冬至到春分,为阴消阳长期,服益气温阳药,可事半功倍。而午时到酉时或一年中夏至到秋分为阳消阴长期,服养阴药效果最佳。因子时一阳生,午时一阴长,其自然之势也。 
3 古代神仙术中的辟谷养生 
现代人的饮食问题已日益严重的损伤着我们极其短暂的生命,例如:毒大米事件,苏丹红鸭蛋事件,大头婴儿奶粉事件,三鹿牛奶事件等,还有化肥小麦,化肥蔬菜,激素猪肉、鸡肉、植物激素的催熟西瓜、西红柿、大红桃等,这些日益为伴的食品还不包括各种的污染的空气和水土。基于此,我们的肥胖病、三高症、溃疡病、肿瘤病、各种骨关节功能性疾病,免疫缺失病、肝炎病毒侵害病……等等,百病层出,目不暇接。在中国五千年生存史中我们的圣贤哲人总结出了一句明言叫“病从口入”是放置四海而皆准的真理,所以圣贤长生神仙术中,重要的一环是“辟谷”,“辟谷”是选择五谷之精要,五果之灵气,日月之仙气合为一体,使人五脏六腑之浊气排出,宇宙之清气的吸入,化为一腔正气存内。五邪不入,五毒不侵,轻身如燕,凌空而如鹤翔天地之间,踏碧波遨游四海,如覆平地,雷电加身如泰山之盘石,风霜雨雪沐身而化为黄山不老之松与天地同春。这就是“上古真人的修真”,据史书记载,上古之人辟谷术有上百种之多。一是服铅,丹之类;二是灵芝奇花异草类;三是饥荒之年的谷果类;四是:服食日月光华阴阳真气类;而食气辟谷法是历代文人最推崇之举,如前贤东坡居士在《东坡志林》一书记载的“辟谷”一集中写到“洛下有洞穴,深不可测。有人坠其中不能出,饥甚,见龟蛇无数,每旦引首东望,吸初日紫气咽之,其人随其所向,效之不已。遂不复饥身轻力强,后卒还家不食不知所终。此晋武帝时事。辟谷之法以百数,此为上妙法。止于此,能服玉泉使铅汞具体,去仙不远矣。 
五谷奇米养生与治病:(加讲五谷皆有药性)串讲50年后大米营养缺乏问题) 
3.1 胭脂米,又称红稻米,据清史稿记载:始产于河北玉田县。后移植清官御苑,其米色微红而粒长,气香而味美腴,做粥有异香,康熙帝于丰泽园的稻田中发现后命择壤以布此种。又称“御稻米”。清《吉养斋丛录》载雍正帝,曾将此米赐河东总督田文镜以助病体康复之用。而红楼梦七十五回“凤姐带人抄检大观园后,劳累过度,夜里便淋血不止,崩漏之疾复发,贾母便将自己吃的红米粥送给凤姐吃,以达健脾补虚,养血,生血而补血疗疾。在红楼梦第五十三回,“地方官员向贾府交租的帐单上便有‘玉田脂胭米二石’的记载”。足以显示只有世袭的皇亲贵族,才能吃上的胭脂米珍贵了。据史料记载,清代北京流行清晨名吃之一即“粥称粳米趁清晨,烧饼麻花色色新,青米不及胭脂贵,庶民常食亦精神”。在明代《金瓶梅词话》中,多次写道书中人物食粥细节,如:西门庆纵欲丧命之前,妓女郑爱月喂他吃“粟米粥“。李瓶儿病重难治,大姑子带熬粥的粳米相赠。庞春梅因病不食,海棠便用熬了浓浓的粳米粥补养她的病体。即此可以看出,奇米疗疾养生的渊源是长久的。 
3.2 现代长寿的秘诀:1981年4月3日世界卫生组织公布了世界三大长寿地区,分别是巴基斯坦的劳扎、苏联的高加索和厄瓜多尔的毕路卡邦巴。这些地区的人均寿命非常高,百岁老人的比例,比世界其他地区高出8至12倍。而美国大书商萨拉、何塞敏感的看到了商机,调集公司最棒的记者,以最快的速度奔向三个地区采访,限10天采访完毕,2天内交回采访稿,同时他又在全美国各大媒体打出广告,承诺三周内推出“百岁长寿探秘丛书”,广告效益非常明显,数天内收到650万份订单。但事实是时间太短,记者交不出书稿,而使他向订书单位支付了高额的赔偿金后,因焦燥过度突发脑溢血死亡,时年52岁。他死后由他策划的书十分畅销,最具讽刺意味的是,丛书揭示的长寿秘诀是“保持平和心态,谨慎把握欲望”。即此我本人从珍贵的黄帝内经七情致病说中,悟出欲望无穷是令人暴死的毒剑。 
4 易经与饮茶养生 
易者阴阳之始也,如:日月之阴阳分。春、夏、秋、冬四季明。坎 离 震 兑 方位清。金、木、水、火五行定,心肝肺肾五脏成。饮茶四要,春花、夏绿、秋青、冬天红。春季饮花茶,花茶浓郁的香味,能促进人体元阳之气升发,散发冬三月侵入人体内的寒邪。夏季饮绿茶,其苦寒之味能清热,解毒,止渴,消暑而强心。秋饮青茶不寒不热,能平和人体内炎夏之余热,生发肺津而润燥。冬饮红茶味甘性温,含有丰富的蛋白质,化脂肪助消化,暖脾、肾之阳,而增强肌体免疫力。 
5 花儿与健康养生 
神洲四季花不败,内服外用皆健康。花气、花精入腹中,定成仙家百岁翁。 
我国自远古至今就是一个爱花食花的民族,现代医学研究发现,鲜花给人类带来了美的享受和甜蜜的生活,而所含人体必需的22种氨基酸比蛋、奶、肉类高出8倍,还有20多种微量元素,80余种酶、激素、黄酮类化合物等,生物活性物质和丰富的核酸。中医药学认为利用鲜花寒热,温凉,四气五味的不同属性,可达到平衡阴阳,调气和血,强身健体功效。常食鲜花可调节人体神经系统,促进新陈代谢,改善心肺功能提高肌体免疫力。内服用于冠心病,动脉硬化,高血压,胃肠功能紊乱等,外用可美容除斑,消疮美肤,延缓皮肤衰老。例如:菊花能疏风清热,平肝明目,乌发。桂花行气化痰,止血,化瘀。梅花疏肝解郁,理气和胃,减肥。红花活血祛瘀,通络止痛,抗癌等。在花膳食谱里,春天的“桃花牛柳”,鲜桃花50克,鲜嫩牛犊肉200克,切纸薄片爆炒5分钟,7成熟时,加桃花勾芡汁即成。具有活血润肤,用于面色酶暗,老年斑,黄褐斑等,为青春期和更年期内分泌失调之症必用佳肴。“梨花脊丝”:梨花50克,猪、羊、牛里脊肉200克,切丝加蛋清味芡沸水漂至五成熟,色白如丝状,起锅兑鸡汤、葱、蒜等收汁入味,入梨花,快速翻炒,入味即可。具有润肺生津,降压强心功效。适用于糖尿病、高血压、便秘、风热咳嗽等。夏天的“荷花赤小豆粥”采红白荷花,花瓣凉干为细末。赤小豆100克,糯米150克,荷花末10克,先煮赤小豆皮破后,再入糯米煮粥成,放5-10片鲜甜叶菊叶或鲜薄荷叶,稍煮即成。具有活血散瘀,养颜减肥功效,用于高血压、高血脂、脂肪肝、肥胖等。“南瓜花肉馅”:鲜南瓜花30朵,五花猪肉250克,入葱、姜、蒜、鲜霍香叶和20朵南瓜花共剁成肉末,入10个南瓜花内蒸熟,入盘,淋麻油即可。其鲜香扑鼻,补中益气,醒脾,健脾暖胃。用于儿童及老年人、脾肾气虚,纳差,腹泄,神疲乏力及糖尿病者。秋天的“菊花爆鸡丝”:鲜菊花30克,鸡脯肉300克,火腿肉丝25克,蛋清2个,豌豆籽20克,将鸡脯肉切成细丝,加入蛋清,味芡拌匀,入四成热油中划开,沥油清炒。具有清肝明目,祛风止痛,降压功效,用于头痛,失眠,头眩、耳鸣、双目干涩,视力模糊及高血压症。菊花,花中四君子也。时珍曰:春生、夏茂,秋花、冬实,备受四气,饱经霜露。叶枯不落,花稠不零,味兼甘苦,性禀平和。治诸风头眩、肿痛、明目、去翳、利五脉除胸中烦热、轻身延年。调四肢驱恶风湿痹,皮肤死肌,益颜色。晋代葛洪《玉涵仙方》曰:甘菊三月上寅日采苗,名曰玉英,六月上寅日采叶,名曰容成,九月上寅日采花,名曰金精,十二月上寅日采根茎,名曰长生。四味阴干为末蜜丸,梧子大。酒服七丸,一日三服,百日身轻润泽如凝脂。一年发白变黑,二年齿落再生。五年八十岁老翁返童矣!菊花自有“采菊东篱下,悠然见南山”之仙风,又有岁岁重阳,今又重阳,战地黄花分外香之帝王之情,还有“我花开时百花杀,满城尽是黄金甲”之豪气。还有“槐花乳鸽汤”、“百合花鱼片”、“清蒸构花”、“茉莉花芝麻饼”,清除眼袋和肿胀的“桐花鲫鱼汤”等等。 
参考文献 
[1]周易与中医学329页,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.1990.05. 
 
上一篇: 没有了
下一篇: 没有了
 
网站首页  |  走进西少林  |  新闻动态  |  功夫传承  |  西少林僧团  |  在线报名  |  视频中心  |  功夫论坛  |  联系我们
手机:15838128858  17388220863    联系人:释延祥    微信:15838128858    QQ客服:1191902798    地址:重庆市大足区高坪镇高峰寺
Copyright 2018 西少林寺 版权所有    网址:www.xishaolinsi.com